大和战舰6徒劳奔波白耗油

治疗白癜风的药方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653.html

大和战舰的收支决算报告(6)

原作:青山诚

编译:老狼是也

大和战舰(1)建造世界最强战舰的贫穷国家的钱袋子大和战舰(2)吞噬金钱的怪物大和战舰(3)海底也要改造,城市也要扩大

大和战舰(4)仅仅停泊就耗费巨大

大和战舰(5)迥异的官兵生活

第四章战舰“大和”全部战斗的收支决算报告

大和舰主炮炮弹的费用和效率

大和舰作为军用器械的价值就在于拥有世界最大的46公分大炮的破坏力。但是战舰主炮炮弹也非常昂贵。要把敌舰击沉,高价的炮弹要发射几百发。比如大正2年(),发行的《生活》杂志中,有篇“海军炮弹价格和衣食住”的文章,记载说当时最大口径12英寸(约30.5公分)一发炮弹相当于日元,那是普通百姓一人一天20钱伙食费的年代。写作这篇文章的记者因为炮弹之昂贵而感到震惊和愤慨,在结语中写道:“赞叹多少英寸大炮的威力,夸称这世界无可比拟的奢侈品,对于我们来说,即使新型制造,如果没有战争,练习用也会消耗,或许年限到了,它甚至都没打仗就成了废物而只能将其处理掉。”

大正民主时期正兴起的时代,世上言论较为自由。所以,记者也揭露了军备武器的令人惊异的昂贵,对此进行批判。

(日本上世纪20年代前后,产生了部分民主主义倾向,如25岁以上男子普选权,政党政治等,是政治相对自由开放的时期)

所以主炮炮弹价格这样的军事机密也被媒体知道,就是这样的时期。大和舰建造是在昭和10年代(年前后),那时候就没有这种事了。当时,武器更加进化,价格更加昂贵,但是报纸杂志不可能把价格之类作为话题,军费是圣域,新闻杂志似乎对此心照不宣地彻底沉默。

要想知道这些“极密”内容,就需要设法找到加盖红章的海军省或大藏省的资料。昭和5年(),大藏省主计局整理的《海军舰艇其他预算单价调查》中,记载了长门级战舰主炮炮弹的单价。这里面记录了攻击舰船用的穿甲弹1发的价格,包含发射用的火药,为日元。

但是关于大和级战舰46公分大炮的资料无法查找。“大和”“武藏”在海军中秘密更多,但比较而言资料极少。因此,姑且使用可知的长门级战舰主炮的价格为依据来进行推算。长门级战舰的41公分大炮的九一式穿甲弹的重量kg,大和级战舰的46公分主炮炮弹为kg。炮弹的构造几乎相同,重量增加的部分,是穿甲弹素材中的钨等稀有金属和火药量有所增加。

听说“大和主炮炮弹价格是长门、陆奥的两倍”。那么,这里以炮弹所使用材质的量的差别试做单纯计算,即41公分大炮和46公分大炮的炮弹单价,是1.4倍的重量之差,按此比例得出的单价为日元。

吴市海事历史博物馆展品

那么,这样高价的炮弹要发射几发能把敌战舰击沉呢?海军把因海军条约而废弃的舰艇作为靶舰进行设计实验和收集各种数据。击沉具有够防御36公分炮弹装甲的超弩级战舰,需要几发能加以击沉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用金刚级或伊势级的36公分大炮,命中16发能将其击沉。然后得出试算,用大和级战舰的46公分大炮的话,命中9发能将其击沉。

大和战舰有三联装的主炮三座。试算如果确实,9门主炮齐发1次命中,应该可把敌舰击沉,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海战中对高速移动的目标进行提前量的预测,并且在波浪摇动的海上对准目标,这是超高难度的作业,舰炮的命中率很低。

日俄战争的日本海大海战中,联合舰队是在米的接近距离开始炮击,即便这样主炮的命中率只有10%左右。太平洋战争中的爪哇海海战中日本重巡洋舰试着在相隔2万多米开始远程攻击,只得到命中率1%的惨淡结果。(年2月27~3月1日,日军进攻爪哇岛与盟军撤退船只进行的一场海战,日本海军获胜。)

炮战距离和天气条件等都对命中率有极大的影响。在演习中对目标船以最大射程的6~7成距离可以命中10~15%。但是要受气候影响的话,命中也只有10%以下。一般实战命中率据说只有1~5%。假定命中率为5%的话,大和舰9门主炮齐发,击沉敌舰要发炮弹,合计金额为34万元。

即使在战前收入安定的带有家属的公司职工,都希望够购买自家住宅,关东大地震后在郊外铁路沿线购买房屋的人增多了。昭和10年代(年前后)东京只要元左右就可以买带庭院的一户建(日本最普遍的带有小花园的二层木建住宅)。大和舰要击沉一艘敌舰所耗费的炮弹,价值幢一户建。梦想的myhome,在拼命工作的公司职工看来,这幢一户建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即便这样,击沉一艘换算成日元价值1亿的美国战舰,这还是划得来的吧。

大和舰除了主炮,还装载了15.5公分的三联装副炮四座计12门(建造时),12.7公分连发高射炮和各种大口径机关枪。高射炮炮弹单价元。而大口径机关枪使用的子弹,内藏式引信和炸药,构造复杂,和13毫米以下的机关钱或步枪子弹相比价格惊人。7.7毫米口径的机关钱子弹单价26钱,而25厘米的机关枪子弹26元,相差倍。

现代的神盾舰搭载的近距离武器CIWS使用20厘米机关枪子弹,听说1发为7~8万日元。

日本神盾舰

大和舰经过两次改装工事强化了防空武器。最终装载了25厘米3联装机关枪52座,25厘米单装机关枪6座,合计装备了架机关枪。对空战的话,机关枪共要发射数万发子弹。战舰或巡洋舰1挺机枪配发发子弹。即共配发了32万发子弹。金额为万元以上。如果用上的话,根据用法它比主炮的成本更高。

大炮还只是发射使用有所磨耗,会影响弹丸的飞行距离和设计精度。为此,日本海军决定按照发为准交换主炮身。根据旧资料的话,明治41年(年)战舰“壹岐”的12英寸(30公分)炮4门的炮身交换时的费用为元75钱,这是海军省指令书中的记载。现代与明治后期的物价比,大概为3倍。以警察或教师的工资来看,当时的1元相当于现在的3万0日元。也就是说,战舰“壹岐”1门炮身的交换约合现在百日元。总之,大炮除了炮弹以外,还有各种费用产生。

但是,幸或不幸的是,“大和”“武藏”在被击沉为止还没有花1钱用于换装炮身。直到太平洋战争后期,都没有出战的机会,而且两艘战舰在训练中也不用主炮发射。大和舰在服役后就在周防滩实验发射了主炮,以后有几次发射训练,发射数全部加起来只有54发。战争后期投入实战为止,1门大炮平均只发射了6次而已。不愧是海军,花钱的炮身还是尽量不换,是这种心理作用吗?

但是,都说舰炮的命中率和训练量成比。舰炮都有自己的个性,不通过训练发射就难以把握它。日俄战争的日本海大海战,等待波罗的海舰队绕道前来时,联合舰队就为了求得必胜,连日实施了猛烈训练,由此大幅提高了射击精准度。另一方面波罗的海舰队只顾着长距离航行赶路,几乎没有进行射击训练。这样的差距,使得联合舰队的命中率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三倍。

这样考虑的话,舍不得花费炮身的交换而很少进行主炮训练的大和舰,其射击精度究竟如何,令人不安。

消耗庞大燃料费的中途岛海战

大和舰安装工事结束于昭和16年()10月,在土佐湾进行了试航,最高时速达到27.46节海里。这时,对于燃料也进行了详细验证,全速航行的话,1小时为56.97吨燃油,基本速度16节的话,1小时消耗8.6吨燃油。即,大和舰通常的航行,1天消耗.4吨燃油,燃料价格为元。

1天消耗吨以上燃油的巨大战舰,对苦于石油禁运的日本来说也是种高消费了。轰炸机与之相比显然性价比更高。这种认识在海军中逐渐多起来。大和级战舰的弹药库装有kg的主炮炮弹发以上,总重量就是吨以上,这相当于一艘驱逐舰的排水量。另一方面,当时日本军使用的轰炸机,双发动机的大型机炸弹载重也就1吨为限。要搭载与大和舰同等重量的炸弹,就需要架了。

大和舰以基本速度航行公里的燃料需要消耗吨燃料。同样距离的架轰炸机飞行这一距离,要耗费吨以上的燃料。而且,当时战机使用的航空用油的价格,是船舶使用的柴油燃料价格的3-4倍。要搬运同等重量的炸弹,那么大和舰比轰炸机的性价比又优越得多。

好像这样的算计也成立,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战机数小时能够飞行的距离,水上舰艇要好几天才能抵达。要用航空母舰来作战的话,这期间,可能已经反复几次进行了攻击,早就收拾掉目标。航空战机一跃而起飞出的距离,对于战舰来说要达到同样距离显得遥远而且充满危险。

无论搭载多么大量的炮弹,对敌进行出击作战的话,只是消耗大量的燃油。最为典型的战例就是中途岛海战了。

昭和17年()3月几乎结束了对荷属印支(印度尼西亚旧称)的作战,日本确保了东南亚的资源,以石油为主的战略资源的供应有了眉目,陆军和海军中央开始倾向于采取防守战略来进行长期作战。但是,考虑短期作战的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却主张展开进攻作战。为了一举歼灭敌航母舰队,实施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

袭击珍珠港使美海军受到毁灭性损失,只剩下三四艘航母可依赖。此役目的在于,将之全部歼灭的话,他认为可以迫使美国考虑进行和谈。为此就要制造一种局面诱使敌人出动全部航母。大规模进攻位于中部太平洋的中途岛,美国海军一定不会任凭日本夺取这一战略要地,肯定倾全力派航母来进行阻击,然后就能对其进行打击。

这一作战的主力也是航母机动部队。4艘主力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以压倒性优势的航空兵对中途岛进行攻击,然后歼灭前来援救的敌航母。并且,决战部队就是以“大和”为主的战舰进行第二波攻击。如果按照计划实行的话,这就是最后一场大海战了。不使用投入了巨大国家预算建造的决战武器,就此结束战争于心不忍。不排除是这样考虑的吧。

航母部队进行打击后,再由战舰部队突进给予最后一击。这也是遵循了战前就拟定的战舰决战的战术模式,期待战舰部队在最后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时仅依靠轰炸机的作战就能够击沉战舰和航母,这已经得到了实战证实。

这次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应该就能决出胜负吧。料定战舰部队在后方看守着,并没有出战的机会。但好歹也要留下大和舰也参与作战的业绩。而且大和舰还是联合舰队的旗舰,山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为首的司令部也都在舰上,最后一战,他们希望能够就近观察战局。大概是这么考虑的吧。

昭和17年5月29日,大和舰从濑户内海的柱岛基地出发,应该并未想到自身参与作战。

6月5日,日本机动部队(航母舰队)进入中途岛攻击圈内,开始对岛上的航空基地进行空袭。机动部队的后方,有准备进行登陆作战的陆军部队的运输船队和进行护卫的重巡洋舰队和鱼雷部队。大和舰则在更远的后方看守战况,和机动部队相隔约公里。

机动部队对中途岛敌基地空袭后使之遭摧毁再无力还击后,准备对应该在附近伏击的敌航母舰队进行搜索和攻击。本来就被要求进行双重作战(两项战略目标:攻占中途岛,并对驰援的敌航母进行毁灭性打击),但确认敌航母未见踪影。在轰炸中途岛敌基地的第一攻击阶段时,侦察机发回的报告就是没有发现敌航母。

指挥机动部队的南云忠一中将,命令把准备对敌航母进行攻击的鱼雷攻击机上的鱼雷卸下,换装上对对陆轰炸的大型炸弹,考虑仍对敌基地进行更彻底的打击。就在此时,侦察机报告“发现敌航母”。已经晚了,他撤回原先的命令,更改命令再卸下炸弹换装鱼雷。撤改命令,令舰载机库大大混乱,鱼雷和炸弹散乱了一地。

中途岛海战中被轰击起火的日本航母

这时发生最坏的情况,敌攻击机已经展开进攻。“赤城”“加贺”“苍龙”瞬间就被大火吞噬,只剩下“飞龙”还能进行反击,并重创了敌航母“约克镇”号。但抵抗也就到此为止,“飞龙”用尽了战力也被击沉大海。日本海军丧失了4艘主力航母,作战主角的航母战斗力压倒性地向美海军倾斜。本来想歼灭敌航母的,反而给了敌航母反制的机会。

中途岛海战中孤军奋战的日航母“飞龙”

其实,2天前在大和舰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对敌侦讯班已经捕捉到从中途岛附近发送微弱电波的敌航母。“是不是应该通知南云中将?”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但破例发送电报,违反了原规定的禁止无线通信的规定,恐被敌侦查到所处位置,结果并未发出警告。机动部队和大和舰之间仅公里的距离,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也能侦探到这一电波,应该确认了敌航母的存在。这种想当然占了上风。

联合舰队的幕僚们低估了大和舰的通信能力。天线设置越高越容易接受电波信号。大和舰吃水线以上有40米以上的高度,是日本海军舰艇中的最高峰。因为是联合舰队的旗舰,也装载了最充实的无线电装置,因为这样它才能截获敌航母的微弱信号。

实际上,以“赤城”为首的机动部队,包括在中途岛附近的友舰都没有接收到这一电波,就受到了美舰载机的奇袭。日本方面的舰艇中,事先能够知道敌航母存在,“大和”是唯一的。

如果,把这一情报通知了最前线的机动部队,也许能防止丧失4艘航母的惨败吧。大和舰的高度使之具有出色的无线电截获能力,这是建造计划本身倒并未考虑的,如果充分利用发挥其能力,也算不负高价的建造费了。但固守封锁无线通讯命令,使得机会逃逸。

那么,大和舰如果和机动部队同行的话又如何呢?如果在禁止无线通讯的条件下,在相互之间也能辨识的位置,可以用手旗信号通知“赤城”发现敌航母的存在,强力防空装备也能守护航母,那就更建奇功了。如果大和舰加入机动部队中,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假设,真是这样,率先发现敌航母就有将其击沉的可能性。

大和舰和机动部队之间相隔公里,往返公里。航行这一距离,约消费吨燃油。柴油1吨35元换算成现代的价值约合1万元,也就是略花费近万元左右。但历史将大大改写,那一场合,不是相当便宜吗?但现实是,大和舰在相距公里的后方却止于旁观而已。

大和舰回到濑户内海柱岛是6月14日,航海日数为17天,毫无意义地耗费了约3吨燃油,花费12万2元柴油费。而且,乘舰人员的航海补贴,在港口停泊时开始增发。现实世界,损失总格外显眼。

最耗费燃料的大和舰仅仅成为移动的手段

中途岛海战后,转入反攻的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夺取了日本军在建的岛上机场。海军举全军之力试图夺回该岛,围绕瓜岛展开了惨烈的消耗战。联合舰队为指挥这一作战,把司令部搬到了离战场更近的海军基地特鲁克岛。山本总司令率幕僚乘坐大和舰于昭和17年()8月17日从柱岛出发,航海11天,8月28日抵达特鲁克岛海军基地。

从特鲁克群岛到所罗门群岛的最前线还要往南约公里,是2天能够到达的距离,但大和号就此一步未动。到第二年刚服役的姐妹舰“武藏”也会合一起,就一直停泊于军港。5月8日回日本本土,8月又重返特鲁克军港,就这样往返着。到昭和19年()初为止,它们在本土和特鲁克军港之间往返三次,却没有到前线出击。

其作用,也就是为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幕僚们提供了具有空调设备的舒适空间而已,再看不出起到其他作用。是舍不得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作为“决战武器”的战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对于最重要的战局都只是不断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

“大和”“武藏”在本土和特鲁克之间往返时,前线所罗门群岛许多日本舰船被击沉。本来就不够用的油轮货船,成为敌潜艇攻击的对象,遭到极大的损失。为此,从东南亚运往日本的石油运输所必不可少的油船被迫撤离战场,使得石油运输受阻,舰队使用的储备燃油更逐日减少。耗费燃料的大和舰却依然故我地被作为旗舰存在,这显然很不合适。

既不是决战状态,乘坐大批幕僚的联合舰队旗舰又不投入最前线,但战争过去两年了,联合舰队毫无率领全部舰艇进行决战的意图。真担心要把“宝贝”捂烂了似的。终于在昭和19年()3月,至此为止“大和”和“武藏”交替担任的联合舰队旗舰,转移到轻巡洋舰“大淀”号上。“大淀”号本来计划是用于在广阔太平洋上巡游的潜艇部队的旗舰,搭载着强力的通讯设备。舰艇中央部还有搭载水上飞机的机库,将此进行改造,足以充分保证设置舰队司令部的的空间。

日本本土到特鲁克群岛的距离约3公里。3次往返为2万公里,计算起来大和级战舰要花费吨左右的燃料,“大淀”的话就节约得多了。按照轻巡洋舰标注航速航行,燃料1吨行驶6.6公里,大概只需大和级战舰的一半左右。

当时,从日本本土到特鲁克群岛的航路,日本方面掌握着制海权和制空权,是比较安全的海域。需要警戒的仅仅是附近海域潜伏的潜水艇,这是无需非依靠“不沉战舰”大和舰的海域。联合舰队司令部有必要去特鲁克岛的话,“大淀”号就充分能够承担任务。为什么不早把旗舰转到“大淀”号上呢?如果不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大和级战舰或许更有实战使用的余地,搞不好最强战舰也能投入到所罗门海战的激烈作战中。

而“大淀”号作为联合舰队旗舰也仅仅半年左右,这期间,大致停留在本土军港基地。不移动的司令部没有必要设置在军舰上。昭和19年()9月,联合舰队司令部终于搬到陆地上,设置了在神奈川县庆应大学日吉分校内的地下指挥中心,司令部的设备安装于此。

(日本海军有三条传统精神,其一即“指挥官先头”,如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乘坐“三笠”冲锋在前指挥战斗。但战争规模大幅扩大的太平洋战争,联合舰队总司令部设在舰艇上只是沿袭传统,成为没有必要的形式。相比而言,美国海军尼米兹上将就是坐镇夏威夷。)

像日俄战争那样主力舰队炮火相交进行决战的情况几乎不再会发生,与其联合舰队司令官在前线直接率领舰队作战,不如在后方分析战况,与前方舰队联络,这是比日俄战争大大进化可以使用无线通讯的时代了。

日本军放弃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进行撤退后,敌人就更加强了攻势,逐个占领了所罗门群岛的各战略要地。日本不得不向后撤退战线,以重新拟定战略。

大和舰于昭和18年()12月,从特鲁克军港返回到吴,在吴海军工厂进行加强防空武器的改装工事。撤去了左右两舷三联装的15.5公分副炮,装上了12.7公分的连发高射炮6座。高射炮的单价为18万元,6座总共万3元,包括附件和子弹等总费用超过万元。此外,在半年前还在舰桥上部安装了雷达。

海战的主角完全被航母和战机所取代,海军中央部门还没有放弃对大和舰的期待,但几乎没有舰队决战的机会了吧。对于这个夸称具有最强战斗力的巨大战舰,应该还有其他的用途。战况越发不利,更加依赖的航母战斗力受到损耗,在这种情况下再没有余地让战斗力闲置着。所以比修理所罗门海战中受伤的军舰更加优先地对大和舰进行了改装,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付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航空战斗力,加强防空就十分必要了。

下集预告:

○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的“大和”“武藏”,作为诱饵也未能引起美舰载机的“关照”

○在莱特湾海战中,大和战舰失去了最终可能成就“伟业”的战机

○大和舰作为有去无回的“特攻”驰援冲绳被击沉

(待续)

相关文章:

大和战舰(1)建造世界最强战舰的贫穷国家的钱袋子大和战舰(2)吞噬金钱的怪物大和战舰(3)海底也要改造,城市也要扩大

大和战舰(4)仅仅停泊就耗费巨大

大和战舰(5)迥异的官兵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大和战舰(5)迥异的官兵生活

风灵之声

风雨同舟,感恩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ghezx.com/zhsly/10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